翻页   夜间
汪洋书屋 > 孙吴演义 > 第42章 孙权败魏始称帝 蜀汉北伐仍盟吴
 
诸葛亮既斩马谡,忽想起先主刘备言,不由太息道:“先帝尝谓马谡言过实,不可大用,今果应此言,自愧不明,致误军事。马谡果有罪,我亦难辞。”遂拟上表自劾。

  可巧赵云、邓芝,自箕谷退归,缴还军令,赵云自言无功,应受惩戒。

  诸葛亮问明邓芝,邓芝言魏将曹真,率兵追袭,幸由云亲身断后,步步为营,始得全军归来。

  诸葛亮欷歔道:“街亭军退,兵将不复相顾,箕谷军退,兵将并不相失,可见用兵在人,原不在多寡呢。”

  赵云尚有军资带还,诸葛亮欲分赏将士。赵云答称军士无利,何为有赏?且暂贮库中,作为冬赐,诸葛亮点首称善。

  诸葛亮因即表请自贬,赵云亦附表请惩。后主刘禅得表,召问蒋琬、费祎,祎等谓应从诸葛亮言,暂行降职,乃贬诸葛亮为右将军,行丞相事。降赵云为镇军将军,使蒋琬赍诏至营。

  诸葛亮受诏后,留蒋琬共饮,蒋琬语诸葛亮道:“昔楚杀得臣,晋文公然后心喜。今天下未定,邃杀马谡,自失智士,岂不可惜?”

  诸葛亮流涕答道:“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,全赖法严。今四海分裂,兵交方始,若复废法,何以治军?”

  蒋琬劝诸葛亮回成都,诸葛亮摇首道:“奉诏讨贼,奈何罢休?”

  蒋琬复说道:“如再欲伐魏,必须增兵。”

  诸葛亮怅然道:“街亭败退,非由兵少,实由亮误用马谡,致有此败,不肯讳过。今当减兵省将,明罚思过,惩覆辙,慎将来,且望在朝诸公,勤补吾阙,然后事可定,贼可灭,功可蹻足而待了。”

  蒋琬当然佩服,旋即辞去。诸葛亮乃考劳勚,扬壮烈,引咎责躬,厉兵讲武,再作后图。

  蜀汉北伐之机,吴蜀为盟,孙吴理应配合,孙权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支持和配合蜀汉北伐。

  孙权鄱阳太守王靖,因平叛不力,受到孙权严责。重压之下,王靖起了判念,准备投降曹魏。鄱阳郡北临长江,渡江越过皖县,即可抵达曹魏境的扬州。只因王靖行事不密,而被孙权察觉,孙权将王靖全家诛杀,然后任命亲信周鲂继任鄱阳太守,周鲂字子鱼,吴郡阳羡县人,机智干练。

  孙权自思,不如就王靖之事,将计就计,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计,诱魏攻皖,鄱阳太守周舫接到密令,即派亲信送信给魏扬州牧曹休。

  曹休收信,展阅其义有:周鲂已密求山中名帅反吴,已备印信数百,假授诸帅,奖励其志。数帅人因我周鲂小不足大任,请求以我太守之名和汝大将军之名。表明此举为弃暗投明,归降之诚,历陈自己身处劣境,切为保密。并透露孙吴的军事机密,还道出武昌空虚。如来攻城,必为内应,内外配合必获全胜。

  虽此信说得很切实际,但曹休还有犹豫,他一面上表魏王曹叡,一面派探子打探是否真实。

  探子回报,周舫已受髡刑,确实是真。曹休当即误听周鲂言,在得到曹叡允许后,让周舫作为内应,率十万大军攻打皖城。

  曹叡为确保此胜,又使司马懿前往江陵,贾逵进攻濡须,以配合曹休行动。三道俱进攻吴。

  孙权得知曹休中计,就命陆逊为大都督,朱桓、全琮为左右都督,率九万人迎战曹休。

  其间,朱桓都督献计道:“曹休以亲戚见任,非智勇名将也。今战必败,败必走。走当由夹石、挂车(挂车岭,安徽桐城北),此二道皆险,若以万兵设置,彼兵可尽,而曹休可生擒,臣请将所部以断之。若蒙天威,得以曹休自效,便可乘胜长驱,近取寿春,割有淮南,以规许、洛,此万世一时,不可失也。”

  孙权、陆逊认为此太有冒险,以为不可,故此计不从。

  曹休率军深入吴境,而在魏却引了起震动。尚书蒋济、前将军满宠等谏阻曹休南下,但曹休不从,一意孤行。

  然曹休在途中,发现孙吴军事有异,自觉已中孙吴诡计,但出于自尊,自恃兵马精多等原因,决定与孙权一较高下。

  周鲂合众,也随陆逊横截曹休。

  曹休率军到达石亭,就遭到东吴三路大军的伏击,一战大破曹休,曹休迫使退兵。但撤退路线则是背靠湖泊,旁依大江,道路狭窄,十分缓慢。

  吴军紧追不舍,斩杀曹军万余。曹休丢弃车马万辆,军资器械无数,而孙权已断其归路。

  这时曹休想起大谋士蒋济和名将满宠曾提醒过他孙吴有诈,但他没从,后悔已迟。现在只是向前不成,后撤又无退路,已处绝境。曹休侥幸突出,只得欲从夹石还归。

  孙权急遣兵追击,欲速据夹石,但为时已晚,魏将贾逵已到夹石,据守险要。此时,孙权甚是后悔,不从朱桓之计。

  原来贾逵行军中,觉察到孙权实无东关之备,必是并军于皖城。曹休深入与吴军战,吴军势盛,曹休必败。于是他决计不去濡须,部署诸将,水陆并进,兼道行至二百里后,得知曹休!战败,并被孙权遣兵已断了后路,曹休实际上已被围困。

  一时间,贾逵所率诸将众说纷纭,不知所措,有些将众道等待后军,再作行动。但贾逵愤然道:“曹将军兵败于外,路绝于内,进不能战,退不得还,安危之机,不可终日。吴军已无后继,故至于此。如今吾军疾进,出其不意,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,吴军见吾兵必走。若待后军,曹将军再被破败,且吴军已无凶危,兵虽多何益?”

  众将听从贾逵所言,于是日夜兼程,且贾逵装成魏大军,多设旗鼓为疑兵,贾逵速来到夹石,并据其险要。

  孙权见魏军旗鼓振振,真以为魏大军已来,只得作罢,因而主动撤离,曹休之困得解。

  贾逵据夹石,以兵粮给曹休,曹休这才得以幸免全军灭顶之灾。

  司马懿也在中道折还,接应曹休,曹休这才完全脱险,退回扬州。

  曹休因所有军士粮械丧失垂尽,羞败如此,郁闷不止,惭愤成疾,疽发背上,一病不起,一命乌呼。

  既而代替曹休,继为魏将满宠。满宠老成持重,控御有方,遂成重镇。

  诸葛亮闻吴人败魏,复欲乘隙再度北伐,正要调动军马,不料镇军将军赵云病亡。诸葛亮大为恸惜,后主刘禅亦甚悲悼,两次救护,安得不悲?追谥赵云为顺平侯,令云长子赵统袭封。群臣谓失一大将,不宜兴师,独诸葛亮锐意北伐,未肯中止。

  诸葛亮乃更上表奏,这道表文,蜀人称为“后出师表”,后主刘禅惟诸葛亮是从,随即批准。

  诸葛亮复引兵数万,道出散关,进围陈仓。

  魏大将军曹真,使将军郝昭,守陈仓城。昭字伯道,太原人氏,知兵善战,智勇兼全。郝昭智能敌蜀,勇足保城。郝昭既至陈仓,当即缮城修郭,筹足守具,到诸葛亮兵攻城,已是坚固。

  诸葛亮累攻不下,特遣郝昭乡人靳详,诣城下招降,郝昭在城楼上应声道:“魏家科法,君所深知,我已为魏臣,誓死毋惑,请君不必多言。但教回报诸葛,能攻即攻,不能攻即退。”

  靳详知不可动,便还营告诸葛亮。

  诸葛亮再遣靳详至城下,与语顺逆利害,毋贻后悔,郝昭奋然道:“前言已定,何劳再说!我与君原是相识,恐箭头无眼,不能识君呢。”

  说至此,即拈弓搭箭,欲射靳详。靳详慌忙退回,诸葛亮也觉动怒,麾兵猛攻。

  城上矢石如雨,无隙可乘,诸葛亮特制云梯数十具,四面攀登。郝昭用炙箭注射,梯被烧断,兵皆坠死。诸葛亮再用火冲车攻城,郝昭又用绳索穿石,猛力掷下,冲车皆折。诸葛亮更遣人运土填堑,暗掘地道入城,郝昭内筑重濠,横截地穴,使蜀兵无从钻入。好容易已越兼旬,城完如故。曹真遣将军费耀援郝昭,魏主曹叡亦使张郃驰救。

  诸葛亮正虑军食不继,又闻魏兵大至,乃撤围引归,但授魏延密计,使他领兵断后。

  魏延徐徐退回,忽后面扬起飞尘,喊声逼紧,料有魏兵追来,魏延令部兵张旗先行,自率锐骑数十,伏林箐中,静候魏将。

  魏将乃是王双,望见前面旗帜,挥兵急追。魏延待他骤马跑过,却握刀突出,大喝一声,不俟王双回头,便从他背后劈去,连肩带头,砍落马下。魏兵见主将毙命,当然骇散。魏延得驱杀一阵,枭得许多首级,然后返入汉中,向诸葛亮缴令。

  诸葛亮休养月余,又是冬尽春来,乃再遣部将陈式,出攻武都、阴平二郡。

  魏雍州刺史郭淮,引兵驰援,与陈式相持数日。诸葛亮用奇兵助式,击退郭淮,遂得攻下二郡城池,留将把守,自回汉中。

  后主刘禅闻报,复拜亮为丞相,诸葛亮尚固辞,经诏使费祎相劝,然后受命。

  嗣闻吴主称帝,遣使至蜀,拟与蜀平分中原。蜀臣聚讼纷纭,皆认为天无二日,地无二王,多主张绝交。

  诸葛亮闻知,仍拟和吴,入都觐见后主刘禅。

  后主刘禅正因吴事未决,向诸葛亮谘问。诸葛亮陈议道:“孙权意图僣号,非自今始,我朝与他修好,无非是为掎角之援。今若加显绝,仇我必深,更当移兵东戍,与彼角力,彼贤才尚多,将相辑睦,划江自固,守御有余,我却屯兵上游,坐而待老,反使北贼得计,甚非良图。昔孝文卑辞匈奴,先帝优与吴盟,皆应权通变,弘思远益,非匹夫之为忿者也。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,不能并力,且志望以满,无上岸之情,推此皆似是而非也。何者?其智力不侔,故限江自保。孙权之不能越江,犹魏贼之不能渡汉,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。若大军致讨,彼高当分裂其地,以为后规,下当略民广境,示武于内,非端坐者也。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,我之北伐,无东顾之忧,河南之众不得尽西,此之为利,亦已深矣。孙权僭之罪,未宜明也。故不如仍与周旋,俟北伐得志,东略未迟。”

  诸葛亮力排众议,后主刘禅唯唯受教,遂使卫尉陈震,往吴庆贺。

  吴孙权久欲称帝,只因蜀汉东向,又畏魏南下,所以迟迟莫就。一看孙权次子孙虑也已有岁年,现与蜀复盟,且又击败曹魏的曹休,时机逐渐成熟,就着手为尊号作准备。

  孙权当即封孙虑为建昌侯,且使孙虑就封地就位。

  孙虑生性贪玩,就位后,孙虑喜欢对鸭,陆逊见后,即受到陆逊痛斥,孙虑也只好随将斗鸭栏毁了。

  孙吴石亭击败曹休,陆逊又是功不可莫。陆逊智慧过人,治军甚严,不顾任何私情。他见孙权之侄、射声校尉孙松,带兵不严,松松垮垮,陆逊就撤了他的职,并行髡刑,苦役五年。

  陆逊守边,曹魏江夏太守逯式经常率兵骚扰,陆逊听到他与曹魏老将文聘之子魏将文休不和,心出一计,就假写信给逯式道:“看来你的来信,感觉你的诚恳之至,知道你与文休嫌隙已久,势不两存,你想归附,以密信相报,你现在暗中做好准备,具体接应日期到时候再通知你。”并随即这信故意散发出去。

  魏兵得到信件,报到了逯式,逯式知其有口难辩,十分惶惧,就以送妻子为借口回了洛阳。

  魏官吏知道这件事后,认为他有通敌的嫌疑,不敢和他交往,最后逯式被免官,边患解徐。

  孙权因此西北边陲之危基本解除,已基本去除曹魏之威胁,乃放胆称尊。

  吴臣趁势献谀,谓有黄龙、凤凰出现在武昌、夏口间,同时把三十年前流行的童谣:“黄金车,班兰耳,回昌门,出天子。”与之相联。

  吉象又现,众臣再次劝孙权“正尊号”。所谓的“正尊号”,是为孙权从建黄武之时已经是“皇帝”了,只不过没有会用“皇帝”的称号而已。

  称帝时机已成熟,孙权欣然接受,即在武昌城南选一宽平地,垒土作坛,坛形正方,有阶八级。坛中设天、地神位,外有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帝位,再外是日、月、北斗和上千诸神之位,空前旷大,令人肃然起敬。

  神臣赵达为之数次推算,得出四月十三日为黄道吉日。

  话说赵达因宝惜其术,秘不传人,孙权终不给予封官。

  那黄道吉日到达之时,孙吴数千兵挥汗如雨,森严排列在坛之周围。

  命人作一黄龙大旗立在中军帐,作为指挥各军的旗帜,诸军进退,视其所向。且令解烦右都督、建武中郞将、老同窗胡综作《黄龙大牙》长赋。其云:

  “明明大吴,实天生德,神武是经,惟皇之极。……应期受命,发迹南土……四灵(龙、风、龟、麟)既布,黄龙处中,周制日月,实曰太常(王之旌旗画日明月,曰太常),桀然特立,六军所望。仙人在上,鉴观四方,神实使之,为国休祥(吉祥)。军欲转向,黄龙先移,金鼓不鸣,寂然变施,暗谟若神,可谓秘奇。在昔周室,赤乌衔书,今也大吴,黄龙吐符。合契河洛(指《河图》和《洛书》),动与道俱,天赞人和……”

  很显然,赋中心是:黄龙吐符,大吴当有天下,意即孙权应为皇帝。

  孙权率文武百官,齐集坛场,庄严肃穆,孙权首登坛就皇帝位南面而坐,文武百官随之其后,北面而侍。君臣正前方燃起熊熊香火,祭天告地。孙权随即,虔诚宣读《告天文》,文曰:

  “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:汉享国二十有四世,历年四百三十有四,行气数终,禄祚运尽,普天弛绝,率土分崩。孽臣曹丕遂夺神器,丕子叡继世作慝,淫名乱制。权生於东南,遭值期运,承乾秉戎,志在平世,奉辞行罚,举足为民。群臣将相,州郡百城,执事之人,咸以为天意已去於汉,汉氏已绝祀於天,皇帝位虚,郊祀无主。休徵嘉瑞,前后杂沓,历数在躬,不得不受。权畏天命,不敢不从,谨择元日,登坛燎祭,即皇帝位。惟尔有神飨之,左右有吴,永终天禄。”

  宣毕,孙权捧文上前,前投入香火之中,顷刻间,帛文化为青烟,腾飞天穹,这意味着孙权称帝已顺应上天之意。

  群臣无不欢欣鼓舞,孙权脱去九旒王冠,换上十二旒的帝冠,袍服也随之换上。至此,燎祭告天礼成,这年就在黄武八年,即改年号为黄龙元年,孙权称吴皇帝,追尊父坚为武烈皇帝,母吴氏为武烈皇后,兄策为长沙桓王,其子孙绍为吴侯,立子孙登为皇太子。

  内外文武百司皆即位行赏,仍拜顾雍为正式丞相;进陆逊为上大将军,荆州牧,辅太子,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,董督军国;左将军诸葛谨为大将军,左护卫,领豫州牧;右将军、左护军步骘和昭武将军朱然分别为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,分领冀、兖州牧;绥南将军全琮为卫将军,左护卫,兼徐州牧;奋武将军朱桓为前将军,兼青州牧;安南将军、交州刺史吕岱,进拜镇南将军,既领交州刺史如故;平北将军潘璋为右将军,兼襄阳太守;扬威将军孙韶为镇北将军;太常由蜀汉降来的潘濬担任;光禄勋卿是刘繇之子刘基;侍中是徐详和胡综,并兼左右领军;是仪、西曹掾阚泽是尚书。张昭为绥远将军,让张昭与孙绍、滕胤、郑礼等参照周汉撰定礼仪。周瑜次子周胤为都乡侯;顾雍之子孙为辅正都尉;陈武之子陈表为翼正都尉。建议校尉朱据,娶公主,授左将军。

  这正是:将计就计诈曹休,大败而归一命呼。孙权称帝终成实,诸葛力争与吴和。

  评:周鲂诈降曹休,以之于吴大败曹魏,促使孙权由来已久称帝终成现实。蜀汉群臣以汉正统为由,欲与吴失盟。诸葛亮高瞻远瞩,力排众议,仍与吴为盟,这才是保蜀汉,以至北伐灭曹魏之策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